市府為改善桃園車站周邊交通及環境,近期完成1條人行道(長壽街)、2站微笑單車(桃園車站、大同西路公園)、3座停車場(三民路橋旁、三民路橋下、憲兵隊停車場),並推動國光車站移至後站、建置桃園車站鐵馬驛站、改善南門國小通學環境、增設無障礙斜坡與人行道違規停車勸導等等,打造人本、安全及便利的交通環境。
市府持續推動桃園市的交通改善,並陸續推出各地區之鄰里微整型計畫,桃園車站是市府第一個推出之鄰里微整型計畫,桃園車站旅客人數每日6萬人,為全國大二大站,市府特別協調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交通部公路總局及本府財政局等,建設閒置公有地,針對周邊交通環境一併審視檢討並如期如質完成改善,提供行人安全通行空間。
長壽街(火車站至民族路)標線型人行道長200公尺,由公所更新側溝、台電遷移電箱後由交通局施做標線型人行道,並於今年3月份完工啟用;長壽街(民族路至三民路)長300公尺,利用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閒置用地規劃實體人行道,周邊里民更凝聚社區共識,自主推動長壽街禁止停車及環境綠美化,讓原本停車混亂及髒亂環境問題大幅改善,煥然一新成為寬敞通暢的行人空間與乾淨美麗的街道花台。微笑單車為旅客及市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市府已優先設置完成桃園車站、大同西路公園2站,各提供66席、40席微笑單車供租借使用。三民路橋旁及路橋下停車場,市府向交通部公路總局爭取代管土地後闢建為停車空間,合計提供免費機車362席(橋旁182席橋下180席);憲兵隊停車場提供汽車48席、免費機車27席。
除前述建設,本次微整形亦審視周邊環境,為改善復興路壅塞,國光客運1816、1861、1862路線將於本年度8月31日起,起站由前站移至後站;協調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利用桃園車站舊站區廁所改造成鐵馬驛站,打造舒適便利、轉乘方便的腳踏車停放環境,預計107年10月可完成啟用。南門國小周邊協調台灣電力公司遷移電箱、暢通人行空間,並設置交通桿、減速標線等交通工程改善措施,提供安全就學通道。為友善人行環境,復興路沿線取得中華電信、新光大樓、台電公司同意後設置12處無障礙斜坡道,市府更以指引停車位置、阻隔違停區域、張貼警告標語等柔性漸進式勸導方式,引導民眾至合法停車空間停放,改善人行道機車違停情形,還給行人通暢無礙的人行道空間。
鄭文燦市長強調,桃園火車站是桃園市的重要門面也是國人對桃園市的第一印象,整頓火車站周邊環境是市府非常重視且持續推行之政策,也希望市民朋友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把路人當家人,一起改善交通環境及安全便利,鄰里微整形讓社區美化、景觀提升,也感謝里民的支持與自主配合,桃園市民已升格,與市府共同攜手打造友善的交通環境。